“读书”二字在我们现在这个讲求快节奏、高效率的社会,越来越不能满足世人的胃口了。为什么呢?你若有足够的闲情雅致,去选择读一本书,首先要花时间读,其次要花时间品,再次要花时间悟,最后才能有所得。进展甚微,见效甚慢,且一番折腾之后又不能直接产生提高我们生活水平的物质财富,故喜读书的人越来越少,好读书的又没有那闲趣,只好把眼光转向网络,以“快餐文化”充饥。所以,当我们把 “读书”这样本该是学生本职工作的事,当成一种工程项目来做,心里其实挺心酸的。可是我们不得不这么做。
“读书工程”为同学推荐的100本书,是学校各个系部的老师经过反复讨论、研究、斟酌之后产生的结果,在此过程中,有的老师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,只为能给同学们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书。也许这些推荐书目并不是最经典的100本,但是却是最符合我们同学阅读条件的100本。望同学们能体会得到老师和学校的用心良苦。
其中,有陶冶文化情操、提高我们文学修养的传统经典;有激励青春、张扬个性的励志传记;有开拓视野、丰富思维的西方文学;有灵活实用、深入浅出的专业读本。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其中找到一本适合自己且打心眼喜欢的书。
问问自己,读书到底为了什么?我曾在上课时询问过同学,当然,我从不敢奢望同学们能回答出类似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这样大情怀、大觉悟的答案。预料之中的是,大部分同学毫不犹豫地回答说:“为找工作,挣大钱。”我想告诉同学,读书,其实没那么大的魔力。
古人读书的目的,很简单,也很纯粹,真真正正仅仅就是指读书而已。古人的时间也许比我们现在充足,他们不必为工作所累,为应酬所累,为花天酒地所累(当然,不乏某些风流才子。),也不必为房价操心,为成亲操心,为奶粉操心。所以大部分古人读书,完全是出自对知识的渴求,希冀通过读书,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充实和升华,从而成长为一个有学识、有修养、有情操的人。当然有些人也因为读书而走上了仕途,但当官,绝不是最初的读书人所依仗的目标,也从来不会有人把读书与挣钱联系起来。
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这种纯粹的读书观慢慢消磨殆尽,直至现今,家长们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,你要好好读书,才能考上大学,才能找到工作,才能挣钱养家。
书读好了,才能挣大钱。这句话不仅扭曲了读书的初衷,整个过程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,导致的结果是:读书无用,金钱至上。我想,我们当下社会之所以如此杂乱,如此不堪,如此拜金,如此匪夷所思,很大程度源于读书的功利化。试想,如果我们的社会,没有了纯粹的读书人,人人都带着目的性去翻书,去看字,这是一件多么可怖的事。
所以,我觉得每一个教师,都有责任和义务,去教导自己的学生明白,读书,完全是凭自己的心性,我们可以为了兴趣去读书,为了增长知识去读书,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去读书,但就是不能为了挣钱养家去读书。读书人被称作“穷酸秀才”,你若想发财,做生意去吧!
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充分利用这匆匆短暂的大学时光,静下心来,好好去读几本书吧!